心灵驿站——女性、知识、心灵的觉醒
时间:2015-07-26 来源:HG0086皇冠
当毕业季的骊歌响起,校园里便时常可见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拍照的女生,她们或民国风或西洋风的装扮,成为这个季节里最美的风景。每每从她们身边走过,总会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什么是青春。
在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美国,2003)中,一开篇,我们即感受到这般青春洋溢的美好。新学期的开学典礼,卫斯理学院的礼堂大门紧闭,董事长教师们整装肃立。礼堂外,员工代表琼·布兰如欢快的小鹿,欣欣然走到礼堂前,用一把木槌敲击大门。这时老董事长高声问道:“是谁叩响了知识殿堂的大门?”琼大声回答:“我,代表每一位女性。”董事长问:“你在寻求什么?”琼答:“通过努力学习唤醒我的心智,并将我的生命贡献给知识。”董事长打开大门:“那么欢迎你,所有和你怀有同样抱负的女性都将受到欢迎……”
这真是极富象征意义的一幕,女性、知识、心灵的觉醒,就这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为我们开启了一幅崭新的现代女性图景。但随着剧情的展开,月亮背后的阴影也逐渐呈现。这些立志追寻真理、唤醒心智的姑娘们,在她们浅笑盈盈的背后,其实有着更加复杂的生活实景。尽管在1950年代的美国,女性的社会地位看起来有了明显提高,然而,即便是在卫斯理这样著名的女子高等学府,谋得一桩好姻缘,依然是女性教育的核心诉求。所以像贝蒂这样的女员工,选择践履母亲一辈的道路,致力于做个有口皆碑的好太太,实乃风气使然。但问题是一旦女性迷失了自我,处心经营的婚姻也难成正果,丈夫的外遇让一贯骄傲的贝蒂体会到了彻骨的寒冷。然而更令人心酸的是,当贝蒂决定要结束这段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婚姻时,却遭到母亲的极力反对。片中有个细节可谓意味深长,贝蒂指着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问母亲:“画中人虽然笑得美丽,但是否真的快乐呢?”而此时母亲在意的却是家丑不得外扬,心痛的贝蒂由此觉悟:实情往往和表象不同。
当我们着迷于《蒙娜丽莎》那优雅含蓄、神秘莫测的微笑时,谁又能真正了解画中人真实的心境,窥到微笑背后的反反复复、幽幽暗暗?实情往往和表象不同,传统与现代,也远非那么截然分明、高下立判。当观念先锋的凯瑟琳老师对卫斯理的传统守旧表达不满时,老董事长正色告之:一百年前,女人读完大学,是件无法想象的事情,也许你该回头看看,我们进步了多少。
每个时代的女性都要遭遇自己的命题。校园里那些穿着民国时代的白衫蓝裙拍照的女孩子们,是否还会想起遥远年代里她们的学长?庐隐、石评梅、谢冰莹、刘和珍、杨德群……上个世纪初年,这些同样年轻聪慧的女子们,曾经为了争取女性的平等、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与新生,歌唱着、书写着、呐喊着、挣扎着,甚至殒身不顾,从容赴死……
百年前的那些女子们,一定也对未来有过种种憧憬和希冀吧。但她们也许想象不到,即便男女平等已经讲了一个多世纪,具体到现实中,男生却往往有着更主动的选择权和更加幸运的结局,毕业季的美好里依然夹杂着“就业率”的沉重。如今的女孩子已经享受到她们前辈难以想见的种种“自由”,但真正的性别平等,却还有长长的路要走。
不由得也会想起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属于我的那段青春时光。彼时西方话语风潮吹遍了每个角落,即便是置身于一座安静古老的小城里,我们文学院的女研究生也都被裹挟进女性话语的热潮中。女性文学和女权问题是最热门的话题,陈染、林白、海南是我们最熟悉的作家,而波伏娃和萨特则标示着一种解放的高度。那时,没有经过爱情和家庭考验的我们,大概都还无暇考虑:微笑的背后是什么。如今再回过头去看看那个年代的风尚,我的心中已有了更多审慎的思考:女性意识到底意味着什么?女性该如何理解自身的境遇与价值?女性解放的最终旨归又是什么?
如今的我,也会将目光伸向历史更深处,寻找那些曾经沉默的女性,惟德能行的太妊、三迁择邻的孟母、慷慨刺字的岳母……她们贞静自守、勤劳坚毅,生命如莲花般悄然绽放,又无悔坠落。正是这些隐匿在大历史背后的千千万万的女子和母亲,她们用推动摇篮的手,用纺纱织布、调羹浆洗的手,悄悄守护并缔造了生长与和谐,让古老悠久的文明得以传承接续。
所以,面对“女性”这一沉甸甸的历史与文化的存在,我们需要更妥帖的理解与评说。影片中,琼婉拒了凯瑟琳提出的继续求学的建议,选择在婚后留下来相夫教子——正是这一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也促使凯瑟琳重新思考和审视自己所持守的女性理想和价值坐标。
无论是退还是进,关键是能否听从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作出独立的判断和抉择。曾经过分依赖婚姻和男人的贝蒂踏上了寻求自我的旅途,而梦想走出去作一番事业的琼却最终选择了守护家庭——变革的时代让女性置身于更复杂的生存境遇之中,而《蒙娜丽莎的微笑》的深刻处,恰恰就在于细致而真实地揭示了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复杂和女性抉择的多元。(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文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目前主要从事语言教育、艺术教育研究。)